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中国历史 > 正文

四川历史名人 西汉郫县人何武 职能“第一人”

类别:中国历史 日期:2018-12-1 1:25:23 人气: 来源:

  何武,字君公,蜀郡郫县(今成都市郫都区)人,西汉大臣。早年学习《易经》,历任县令、谏大夫、扬州刺史、丞相司直、清河郡太守、兖州刺史、司隶校尉、京兆尹、楚国内史、廷尉等。居摄3年(公元前8),为御史大夫(改大司空),封氾乡侯。元始3年(3),王莽时,何武被,,谥号剌侯。

  西汉时,蜀郡郫县(今成都市郫都区)有一个何姓家族。其先祖因经商入川,定居在郫县。这一支何姓家族,最为有名的是何武(?-3),东汉班固在《汉书》中,为他写了传记。何武不仅品德好,而且喜欢推荐优秀人才为国效力。晋常璩在《华阳国志》中,称赞他“进贤为国,稽考典型”。宋仁时,益州牧宋祁修建文翁祠堂,叫人画了四川9个先贤的画像挂在祠堂里,何武位列其中。此外,何武还以居官清正、执法、善于断案出名,他还是最早提出“大司空、大司马、丞相”三公分权制衡国家制度的人,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之一。

  西汉时,成都、临邛(今邛崃市)、郫邑(今郫都区),是西蜀最为富饶的3个地区。何武,就出生在郫县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。

  尽管家境不错,但何武的父辈没有人做过官。在那个时代,他和4个弟弟仍属于平民家的孩子。平民的孩子要想做官,就得读书。

  不过,好在家里有钱,读书是没问题的。何武被送入成都石室学校读书,当然是自费生。那个时候,石室学校还属于私学,当然得收取学费,不然怎么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?

  何武是幸运的,不仅因为家里有钱,而且当时,国运蒸蒸日上。为表达对国家的赞美之情,时任益州刺史的王襄,为当朝汉宣帝的政德,想了一个表功的好办法。

  他让能言善说的名士王褒创作了《中和》《乐职》《宣布》3篇诗章,找来一群学生娃,组成一个文艺宣传队。十四五岁的何武,因在校表现突出,被选入文艺宣传队,“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。”

  后来,王褒带着这个文艺宣传队进京汇报演出。汉宣帝看后,高兴极了,不仅把王褒留在京城准备让他做官,还大大地赏了文艺宣传队的小伙伴们。

  何武,给汉宣帝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不过,因为何武岁数还小,他和其他小伙伴在表演结束后,就回成都继续念书。再后来,何武被保送到京城去深造,与后来成为丞相的翟方进志趣相投,友谊深厚。

  何武学成后,按照当时的射策考试制度,与匡衡、翟方进等人参加了结业考试。何武考得了太学举士考试的甲科,相当于后来的状元,进入光禄勋属下的郎官行列任职。

  郎官是西汉时专门储备人才的职官部门,凡是能当上郎官的人,后来大多被外放地方任官,经基层锻炼后,再回京城担任朝廷。

  果然,没多久,何武被外放到蜀郡任官,上级领导是蜀郡太守何寿。何寿久在,练就一身识才的本领。在与何武的交往中,何寿认为这个小伙子很有能力,而且又是朝廷下派锻炼的年轻干部,是一只当宰相的“潜力股”,前途不可估量,所以对他很是关照。

  后来,太仆王音推举何武为贤良方正,何武被提拔为谏大夫,调任扬州刺史。当时的刺史,是朝廷下放到地方的监察,级别和工资不高,却很大。西汉后期,刺史成了地方上的实际行政。

  作为刺史,每年都要向朝廷地方的政绩。何武一改当时的秘密做法,把自己要的内容公之于众,让官员和老百姓都了解自己写了什么,怎么写的,大家可以进行评议。错了的,经核查无误后就修改。经过大家的评议后,确定没错的,他就。

  如果有犯错的官员愿意改正错误,并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哪些改正措施,他就取消之前的。如果犯了错的官员还地错误不改,他不但要如实,还要加上更多的之词,让对方受到更重的惩罚。何武的这一做法,受到了大家的尊敬,好评如潮。

  做了5年扬州刺史后,何武进京出任丞相司直。这个职务是协助丞相监察官员,同时也监察丞相。后来,他又出任清河郡太守。但没几年,因为郡中大面积地方遭受灾害,他受到被免官。

  这次被免官,让何武的陷入了低迷状态,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究竟有多少年,史书上没有说。

  经大司马王根的大力推荐,把冷板凳都坐得发烫的何武终于开始进入的高速了,开始了眼花缭乱的任职经历。最初,他被任命为谏大夫,调任兖州刺史,不久进京任司隶校尉、京兆尹。

  但他进入高速不久遇到了“堵车”,因为“行礼容拜”的问题获罪,被降职出任楚内史。幸亏“堵车”的时间不长,很快就升任沛郡太守,又进京担任廷尉。汉成帝绥和3年(公元前6),何武升任御史大夫。

 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,国家的机构设置繁多,官员们的管理职能很混乱,丞相包揽一切政务工作,过大。

  何武认为,应该分清楚官员们的职能,提高的工作效率,尤其是要对丞相进行分权,防止因丞相职权过大而出现集于一人之手的弊端。

  所以,何武向朝廷提出“三权分立”的,把丞相的职能一分为三,废除过去“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大司马”的三公制,改为三公分权且互相制衡的“丞相、大司空、大司马”的新三公制。

  汉成帝接到何武的上奏后,觉得说得挺有道理,但还不敢轻易答应,就去找老师安昌侯张禹征询意见。张禹看了何武的后,点头说:“我看行!”

  老师都说行,那就行啊!汉成帝采纳了何武的,任命何武为大司空,封为汜乡侯,食邑1000户。后来汉哀帝即位,又把南阳郡的博望乡作为何武的封地,增加食邑1000户。

  中央的推行后,何武又把目光瞄准了地方。他和丞相翟方进提出说,刺史虽然地位和工资不高,但很大,使得郡守不敢放开手脚做事情,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刺史给“刺”一下,耽误了前途。所以,地方官员应该职权相称,取消刺史制度,改为一方的州牧。

  这次,虽然得到和部分大臣的支持,但由于到一些人的利益,阻力还是很大的,何武也一直遭受非难。

  汉成帝时期,太后王政君及王氏家族独揽朝政。虽然在汉哀帝时有所,但在少不更事的汉平帝时期,王氏家族更是地把持了朝政。何武虽然身居高位,但却像大海中的一叶孤独小舟,活得异常。

  汉平帝元始元年(1),王政君开始大量扶持王家,把董贤的大司马职务撤了,叫大家举荐能够担任大司马的人。

  王政君此举的真正意图是,想让侄儿王莽出任大司马。当时担任前将军的何武,为遏制王家太大,与另一个与王家没有关系的公孙禄互相推荐大司马职务,以试图阻拦王莽。

  王莽当上大司马后,叫人何武、公孙禄互相荐举的。何武、公孙禄双双被免官,何武回到自己的封地。

  元始3年(3),王莽的儿子王宇害怕汉平帝长大后会加害父亲,与舅子吕宽合谋,使用谶纬的方法,想王莽退下来。

  王莽察觉到这事背后的真正原因,一怒之下杀了王宇,其同党,还想顺便把自己一直不爽的人都扯进去干掉。

  后来,大家都觉得何武死得。王莽为堵住大家的嘴巴,让何武的儿子何况继承侯爵,给何武谥号为刺侯。

  他在担任楚内史时,发现了龚胜、龚舍,在沛郡时觉得唐林、唐尊不错。他担任公卿后,将4人向朝廷大力推荐。这4人后来都很有名气,在《汉书》中都有传记。

  何武在当扬州刺史时,弟弟何显的管家经商,仗着何姓家族有,一直不交纳赋税,当地县令也拿他没办法。

  后来,新来的税务员求商不惧,把交纳赋税的管家痛打了一顿。何显心里不爽了,这个求商真是胆大包天,打人都不看看打的是谁,就找到何武,结果却被何武了一番。

  何武说,我们何姓家族家大业大,老百姓都看着呢。交纳赋税是每个人的义务,你的管家不给老百姓带个好头,还比不上一般的老百姓。你还跑来找我说七说八,这就是你的错了,你的管家该打,打得好。事后,何武把求商提拔为税务官。

  何武为人正直,工作上执法,生活中对人和颜悦色,不挟私报复。何武担任扬州刺史时,当时的郡太守戴圣是研究《礼经》的牛人,名气很大。

  可能是文人气息太浓,戴圣恃才,经常不守法规。上行下效,他的家人和手下也大多不守法,。何武之前的历届刺史,慑于戴圣的学术地位,都不敢去管他的事情。

  何武当扬州刺史时,很年轻,才30多岁。戴圣心高气傲,哪里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。何武也不生气,暗中派人把戴圣的查得一清二楚,然后故意把透露给他。

  看到,戴圣傻眼了,赶紧主动辞职,保住老命,逃过一劫。但戴圣的治学名气太大,后来通过走关系,进京当上了博士。

  想起往事,戴圣对何武恨得咬牙,经常有意无意在朝廷中对何武“扔死耗子”。何武知道后,一笑而过,既不去,也没有以牙还牙地向大家揭露戴圣在时的行为。

  不久后,戴圣儿子的门客江湖大盗抢劫大罪,戴圣的儿子受到。处理这个案子的人,正是何武。

  戴圣听说后,吓得差点晕过去。山不转水转,转来转去,又转到何武头上来了!此前在朝廷里老是说何武的,这次何武还不地对他进行报复?儿子这次完了,肯定要遭何武弄得死翘翘的。

  戴圣想得太复杂了。何武经过认真仔细的后确认,戴圣儿子不是这个案子的主犯,主犯是他的门客。所以,戴圣儿子罪不该诛。

  戴圣得知儿子保住小命,全靠何武执法后,得一塌糊涂。此后,何武只要进京,戴圣都会跑去拜访他,感谢他。

  沛郡有一个财主,岁数大了,又有病在身,眼看活着的时间就不多了,心里着急得很。着急什么呢?为年幼的儿子着急。

  儿子是小妾生的,小妾生了儿子不久就死了。大老婆生了几个女儿,但那几娘母品行都不好。自己死后,儿子肯定要吃大亏,搞不好香火就断了。

  财主想来想去,想了一个好办法:他立下遗嘱说,家里的所有财产都归女儿,但有一把宝剑,等儿子长到15岁时,就交给他。

  何武了解案情的前因后果后,明白了财主的良苦用心。就判决说,财主的儿子现在已经15岁了,按照当时的法律,具备了民事行为能力,具有掌管家族事务的资格。

  剑,是用来断决事务的意思,财主当初说把宝剑给儿子,就是暗指把家族事务交给儿子管理。女儿们享受了家族这么多年的福利,已经够了。

  何武死后,葬在河南洛阳的北邙山。36年后,他的儿子何况把他的遗骸迁葬回老家,葬在郫县城南(今郫县一中校内)。北宋赵抃任蜀郡太守时,叫郫县县令在何武墓的南边修建祠堂,“用以劝忠也。”

  1998年,郫县一中修建学生公寓时,出土了一块创建岷阳书院的石碑。这块石碑立于清乾隆18年(1753),碑文中说,岷阳书院,“即何公旧祠而扩之。”学校建在祠堂里,办学者的意图,估计是想让学生以祠堂的主人为榜样。

  汉景帝末年,当时的蜀郡郡守文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省级地方学校——石室学校。宋仁嘉祐3年(1058),益州牧宋祁为文翁修建祠堂,叫人画了四川的9个先贤画像在祠堂里,何武与司马相如等人位列其中。

  宋祁还写了《文翁祠堂画像赞》,其中的《何武赞》是:“汜乡为人,鲠固清明。嫉恶比周,直鞅安行。先问儒官,已乃事事。望侈德充,晚相天子,天子倚之。内增,天丧道消,卒为贼乘。玉折不挠,身没名升。”对何武的一生作了客观的评价。

  欢迎读者为以上栏目提供线索或,请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,或发送邮件到huaxifukan@qq. com。

  截至目前,我们已详细报道王、(铁改)余、萧、潘、傅、刘、孔、廖、邓、李、易、冯、白、罗、贺、谢、滕、方、吴、汪、杨、郑、唐、周、曾、巫、蒋、岳、张、徐、文、颜、许、赵、秦、黄、彭、蒲、梁、向、陈、万、牟、先、袁姓等,正在报道高姓。

  读者如想查看此前的报道,可订阅微信号“四川百家姓”(scbaijiaxing)。因版面容量有限,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比文章更详尽、更丰富。

  读者要想获取某个姓氏的文章,只需发送姓氏即可。如想查看“王姓”的相关文章,只需向号发送“王”(不含引号)即可。

  姓刘女孩名字大全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

关键词:汉朝历史人物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龙翔历史网- All Rights Reserved